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td id="0huo4"><strong id="0huo4"></strong></td>
      1. 卡羅拉“營銷過載” 一汽豐田回應“同門相爭”

        2014-07-03 09:38:59 中新網
           創(chuàng)下4100萬輛銷量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卡羅拉,迎來了全新的第11代,并被冠以“神車”的名號。此前,這樣極盡調侃意味的贊許只有大眾車系才配擁有,但是卡羅拉的低價上市,還是讓德系車的忠實擁躉們瞬間倒戈。

           當“卡羅拉先生”古天樂戴著一副炫酷的黑超,出現(xiàn)在霓虹燈閃耀的露天上市現(xiàn)場時,上海南京路世紀廣場沸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谷迷”發(fā)出了此起彼伏的尖叫聲,“古仔,我們愛你”的口號聲響徹天際。

           在繁華商業(yè)區(qū)露天上市,卡羅拉并非第一個,但是能掀起如此話題效應,挑戰(zhàn)現(xiàn)場圍觀群眾荷爾蒙上限的,只有卡羅拉。當“打醬油的”也能停下腳步,搶拍古天樂和金色卡羅拉,并將現(xiàn)場照片發(fā)到“朋友圈”和“無秘”,引來朋友乃至朋友的朋友瘋狂點贊的時候,卡羅拉無疑玩出了“高逼格”。

           此次上市的第11代卡羅拉共有1.6L、1.8L兩種排量、7個級別12款車型。該車出自豐田全新MC平臺,軸距加長到2.7米,配備全新雙VVT-i發(fā)動機,并首次采用8速S-CVT變速箱,售價10.78萬~15.98萬元。上市前預售短短一個月,便取得超過8000輛的訂單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會精彩的表演秀向公眾開放了整整4天,消費者不僅可在現(xiàn)場觀看快閃、舞蹈等節(jié)目,還可進行現(xiàn)場訂車。這樣的策略似乎過于功利和招搖,但是效果絕對驚艷。

           在一汽豐田已達400多萬輛的總銷量中,卡羅拉就占據(jù)了200多萬輛。借第11代卡羅拉的上市,一汽豐田為200萬車主建立了“COROLLACLUB”,并將每年7月的最后一個周末設立為“COROLLA DAY”,讓所有卡羅拉車主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節(jié)日。

           不得不說,一汽豐田對第11代卡羅拉的營銷力,已經“過載”了。不少人猜測,這可能來自廣汽豐田雷凌的壓力,極度自信和豪情滿懷恰恰意味著一汽豐田準備應戰(zhàn)了。

           媒體熱衷于“同門相爭”的故事,更喜歡“漁翁得利”的結局,因為汽車業(yè)太缺少話題了。關于卡羅拉與雷凌的“內戰(zhàn)”,自然是上市采訪現(xiàn)場既犀利又老套的必答問題。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姜軍說:“這個問題根本沒必要回避。舉個例子,大眾的兩家合資企業(yè)有不少相互競爭的車型,此前大家還關注,但現(xiàn)在已經不能稱其為新聞點了。對于豐田來說,這樣的情況還是頭一次。我認為,卡羅拉和雷凌同是豐田品牌,兩個車型的用戶偏重、用戶喜好都不一樣。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當中,卡羅拉和雷凌會攜手擴大豐田品牌的市場影響,一起應對軒逸、速騰等競爭對手?!?br />
           姜軍的話引發(fā)了另外一層思考。事實上,豐田在中國的發(fā)展策略一直處于保守狀態(tài)。當大眾車系的內部競爭已經缺乏新聞點,即使產品同質化依舊能實現(xiàn)營銷區(qū)分,讓兩家企業(yè)都能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一次不能稱之為沖突的“內戰(zhàn)”,竟然被提前評定為今年汽車業(yè)最熱門新聞,沒有之一。

           這充分證明了,豐田保守策略的轉變讓大家不適應了,但這恰恰是一件好事。第11代卡羅拉的“營銷過載”,證明了一汽豐田跳出了長期以來保守策略的怪圈,開始深入地研究中國消費者的喜好,不僅產品接地氣,營銷手段也更精準??_拉上市現(xiàn)場“普大喜奔”的景象,已經讓人們意識到,時代不同了。

           作為一汽豐田新一任中方掌門人,姜軍的風格更親和、開放,而第11代卡羅拉這款極為重要的產品,讓他實現(xiàn)了更多有創(chuàng)意的發(fā)揮。在外界看來,卡羅拉這款經久不衰的產品,只需輕拿輕放即可,依靠口碑即可保住銷量。但姜軍還是用其獨特的營銷方式,為一汽豐田開辟了一個新的基準。

           在這個小型車要么無人問津,要么人氣爆棚的時代,第11代卡羅拉兩萬輛的月銷量目標,看上去略顯保守。重塑小型高端車市場格局是卡羅拉的目標,盡管其要顛覆的,就是其曾經建立的格局,但相比從前,評價標準已經高出了太多。(記者王超)

            
        (責任編輯: )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