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陽光的人
——記黑龍江省市場監(jiān)管局駐抓吉赫哲族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萬洪焰
□ 紀祥勇
“作為黑龍江省市場監(jiān)管局駐抓吉赫哲族村扶貧工作隊的隊長,萬洪焰把自己當作一名普通村民,視村民為親人,從村民的角度思考扶貧工作,幫助解決致富路上的問題。不但要讓貧困戶脫貧,還要建設好我們美麗的赫哲族村,讓每一位赫哲人都能感受到黨的溫暖,保證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個赫哲族群眾都不少?!比f洪焰用真心扶貧,得到當?shù)厝罕姷囊恢抡J可。
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zhèn)抓吉赫哲族村地處我國“東極”,是一個典型漁村,全村沒有耕地,世代以捕魚為生,靠天吃飯,收入不穩(wěn)定,貧困戶較多。駐村工作的頭一個月,萬洪焰帶著工作隊把全村跑了個遍,對村內104戶家庭逐一了解情況,把3戶貧困戶作為重點關注對象。經過入戶走訪,萬洪焰意識到,解決村民收入來源單一的問題,是扶貧工作的關鍵所在。
幫助困難群眾
貧困戶高洪海在2014年患上了腦梗,加上孩子上大學,生活困難。妻子常年外出務工增加家庭收入,家中無人照顧。萬洪焰帶領工作隊利用業(yè)余時間照顧高洪海的生活起居,為其捐贈了一臺全自動洗衣機。工作隊還幫助他制定康復計劃,制作鍛煉器材,通過談心交流,幫助他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高洪?;謴徒】岛螅诠ぷ麝牭闹С窒?,養(yǎng)了幾十只雞,僅這一項就能增收3000元。
村民老鄧一直以打魚為生,按照漁業(yè)安全管理有關規(guī)定,已超過60歲的他不能再下江捕魚了。老鄧失去了收入來源,一度意志消沉。工作隊多次入戶走訪,幫他想辦法謀出路。在交流中了解到老鄧以前做過豆腐,便鼓勵他發(fā)揮所長勤勞致富。工作隊籌集了1000元資金購買工具,幫助老鄧開了個豆腐坊,平均每月純收入達到800元。現(xiàn)在,老鄧還利用做豆腐的副產品豆腐渣養(yǎng)豬,收入又增加了不少,家里的日子紅火起來。
把發(fā)展系心頭
在解決了貧困戶的收入問題后,萬洪焰又將目光轉到了為村民增收上。長期以來,漁民主要靠捕魚賣魚為生,銷售渠道比較單一,議價空間不大。如何讓村里的漁產品“走出去”,打破村內漁產品銷售的地域局限,拓寬漁產品銷售渠道?這是萬洪焰一直思考的問題。
萬洪焰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近幾年村內出現(xiàn)了“網紅”漁民,他們通過直播打魚,在網上銷售自己打撈的鮮魚,能賣出不錯的價格。此外,村里赫哲族“漁皮畫”也很適合進行網絡銷售。于是,工作隊幫村里注冊了“黑龍江省烏蘇赫哲民俗技藝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通過網店銷售特色產品的同時,大力倡導“先富帶后富、全村一起富”的理念,發(fā)揮村內“網紅”的帶動作用,通過網絡直播幫助村民銷售鮮魚、魚干、農家土特產。
萬洪焰還促成了村委會與撫遠市原生食品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xié)議,全村無償使用“烏蘇鎮(zhèn)”商標10年。他不僅組織村民參加哈洽會、綠博會、年貨大集、優(yōu)質農副產品進京產銷對接會等活動,還將漁產品推向“小康龍江”電商平臺,利用黑龍江省電臺廣播直播進行宣傳推介,讓漁產品賣出好價錢。
用心打造亮點
抓吉赫哲族村地處我國最東部,是我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之一,也是著名的《烏蘇里船歌》的發(fā)源地。這里有獨特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魚食文化、魚皮手工藝品等頗具特色。充分利用當?shù)氐锰飒毢竦牡乩韮?yōu)勢和旅游資源,將其打造成觀光旅游村,是萬洪焰的心愿,也是村民們的心愿。
工作隊圍繞村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對照村情和游客需求找問題、補短板,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煥然一新的抓吉赫哲族村擦亮了旅游新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他們拍照上傳到社交媒體上,成為免費的宣傳員。工作隊在全村開通無線移動網絡,既保障了村委會辦公和村民、游客的上網需求,也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依托便民綜合服務站設施,萬洪焰爭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建設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GNSS)撫遠東極連續(xù)跟蹤站,設立東極地理坐標點和國家重力標志點,打造科普旅游新亮點。引進東極郵局入駐服務站,拓展“東極點”旅游打卡和紀念郵票郵封服務,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
針對游客對地理信息牌混亂、導航信息與真實地名不對應等情況反饋,萬洪焰協(xié)調交通局更換村周圍道路地名信息牌10處,協(xié)調旅游局增加村旅游導視圖兩處;修改糾正百度、高德等電子地圖地名信息,規(guī)范旅游標志標識,為游客線上線下提供方便準確的出行指引。針對村內加油不便的情況,萬洪焰調查撰寫建設加油站調研材料,說服撫遠市石油公司擬投資100萬元復建村加油站,切實保障游客和村民生產生活需求。萬洪焰還帶領工作隊充分發(fā)揮民俗文化旅游帶動作用,鼓勵村民大力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開辦民宿、漁館,搞漁產品深加工,拓展產業(yè)鏈,通過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實現(xiàn)增收致富。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近3萬人次,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yè)160余人,產生經濟效益500余萬元,人均收入達1.93萬元。
進駐抓吉赫哲族村以來,萬洪焰堅持生活工作在村,說農話、干農事、做農人,視村民為親人,用真心、真情與村民打成一片,贏得了村民認可,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一名市場監(jiān)管駐村扶貧干部的責任擔當。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