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無糖的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低脂、無糖是否就意味著食品中不加脂肪、不含糖了呢?這類食品與普通食品相比,是不是更安全、更健康呢?
在某外企工作的王小姐是個“減肥控”,對自己的體重錙銖必較。在她每天的餐單上隨處可見無糖和低脂食品的身影:早餐喝的是低脂酸奶,下午茶的小點心要選無糖餅干,平時買飲料也要挑“無糖”的……然而讓她困惑的是,她已經(jīng)幾乎把生活中的糖分和脂肪“榨”得一干二凈了,可體重的數(shù)字卻依然無法讓她滿意。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和王小姐一樣,把無糖、低脂食品作為減肥食品,然而無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嗎,低脂食品真的如廣告所宣傳的那樣,怎么吃都不發(fā)胖嗎?
低脂、無糖的食品和普通食品相比,究竟有哪些區(qū)別?
什么是低脂無糖
實際上,市場上大部分低脂食品的脂肪含量只是比普通的零食略少而已。在北京的一些超市里,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某品牌低脂奶油夾心巧克力餅干的成分表上,脂肪含量為3g,熱量是450千焦,而該品牌其他餅干熱量僅比其低脂餅干多30千焦;一種低脂麥片,脂肪含量比普通麥片少8克,但熱量卻相差無幾;某品牌的特濃奶,和其低脂奶的脂肪含量僅差2%左右;而一些包裝上雖然印有“無糖”字樣的食品,查看其配料表可見,所謂的“無糖”只是沒有添加蔗糖,或是把口味由甜變咸。
在網(wǎng)上輸入關(guān)鍵字“低脂、無糖食品”,找到相關(guān)網(wǎng)頁約3420個,大部分說低脂食品具有減肥的作用。記者在淘寶網(wǎng)一家出售低脂食品的網(wǎng)站上看到:低脂食品是一種健康食品,可以減少脂肪攝入量,對減肥和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人體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攝入了大量的脂肪類食物或者糖攝入量較大,如果低脂無糖食品中脂肪和糖的含量和普通食品相差不大,即使加入了膳食纖維,也起不到減肥的作用?!敝袊r(nóng)業(yè)大學食品安全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低脂、無糖食品已經(jīng)成為食品發(fā)展趨勢。但低脂、無糖是一種健康飲食理念,在不同的食品中不能僅以簡單的含量來判斷。比如低脂奶酪,脂肪含量較低,但產(chǎn)生的熱量卻幾乎是5顆半方糖的熱量。
“當身體代謝減慢,熱能會相對增加,并轉(zhuǎn)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nèi),這是導致人體發(fā)胖的重要原因之一。產(chǎn)生熱能的營養(yǎng)素是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其中脂肪產(chǎn)生的熱能最高。減少膳食中總熱能的攝入,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范志紅認為,多數(shù)消費者對低脂、無糖食品仍處在盲目狀態(tài),認為低脂就是減少脂肪含量,標注無糖就是一點糖分都沒有。消費者需要知道的是,食物中糖的來源絕不僅是能產(chǎn)生甜味的蔗糖、果糖、乳糖等,而像餅干、面包、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其本身就是糖,進入人體后會轉(zhuǎn)化為葡萄糖,同樣會對體重和血糖產(chǎn)生影響。
記者查閱國家相關(guān)標準了解到,“低脂”是指100克固體食物中脂肪不超過3克,或者100毫升液體食物中不超過1.5克;“無糖”是指100克固體或者100毫升液體中所含的糖不超過0.5克。
需要注意的是,無糖食品中的“糖”,并不僅僅是蔗糖,而是指所有單糖和雙糖的總稱。除了蔗糖,還包括果糖、葡萄糖、乳糖、麥芽糖等。范志紅表示,無糖并不針對食品中添加進去的糖,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也要計算在內(nèi)。比如說,橘子汁或者蘋果汁中,天然的糖含量就可達10%左右,即便是100%無添加,糖含量也大大超過“低糖”、“無糖”的規(guī)定。
低脂無糖食品更健康嗎
許多消費者選擇低脂、無糖的食品,是為了避免長胖。但是,長胖并不完全是因為吃了高糖或者高脂的食品,而是因為攝入的熱量過多,超出了消耗的熱量。無脂和無糖,并不一定保證熱量就低。關(guān)鍵是,無脂、無糖之后,食物里面代替糖和脂肪的是什么成分。
“攝入任何一種食物,都是將其中的成分全部或部分地吸收,吃什么就會有什么樣的身體。如果依靠低脂、無糖食物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前提是這種食品的熱量低到可以忽略。而如果食品只提供很少的熱量,身體必然處在饑餓狀態(tài),需要其他能量的補充——在這種情況下,食物的攝入量就會增加?!狈吨炯t介紹,糖在食物中主要是產(chǎn)生甜味,此外有一些食品中需要它改善食物的質(zhì)感。如果不用糖,或者減少了糖的使用量,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甜味如何解決?是把它變成不甜的,還是使用甜味劑代替?一般來說,甜味對于很多人是否接受一種食物影響很大,如果變成不甜的,那么可能就不喜歡吃。如果使用甜味劑,的確可以避免糖的使用。比如許多乳飲料,使用甜味劑產(chǎn)生一部分甜味,把糖含量降低到5%,就可以宣稱“低糖”,這對于減少糖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有一定的幫助,比如,糖對牙齒的腐蝕,果糖(包括蔗糖、蜂蜜以及高果糖漿等)帶來的代謝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食品就很健康。甜味對人的影響遠不是長胖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甜味食品吃得越多,就會影響了對“健康食物”的接受程度,從而形成不良飲食習慣。
據(jù)了解,食物中的成分,除了碳水化合物,還有蛋白質(zhì)和脂肪。如果是用脂肪來代替,幾乎起不到健康效果。而用蛋白質(zhì)來代替,在營養(yǎng)上雖然不錯,但在口味上會完全不同。碳水化合物中,糖的分子小,結(jié)構(gòu)簡單。如果用淀粉或者淀粉糊精來代替糖,只是在升糖指數(shù)方面有一些優(yōu)勢,對于減肥也沒有什么幫助。用纖維素類的碳水化合物,對減肥確實有所幫助,甚至還能獲得其他的健康價值,但是膳食纖維在食物中的加工性能和糖相比并不容易。
脂肪以熱量高著稱,不管是脂肪總量還是飽和脂肪量,每天的攝入量都有最高限量。一般而言,脂肪主要存在于固體或者半固體食物中,比如蛋糕、酸奶、甜點等等。“低脂”、“無脂”是否更健康,取決于替代它們的是什么。目前市場上的產(chǎn)品中,一類是用淀粉糊精等碳水化合物來代替,但跟脂肪相比,這類成分過量攝入對健康的影響也較大;還有一類是用食品膠來代替,多數(shù)食品膠是膳食纖維,有一些是蛋白質(zhì),總的來說,這樣的替代對口感會有一定影響,但對于健康是有益的。
“有什么”才是關(guān)鍵
事實上,消費者對食品健康的關(guān)注越來越高,減少“不健康”的食品成分越來越成為賣點。“低脂”、“無糖、低鹽、不含反式脂肪、無防腐劑、無膽固醇等,都很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相關(guān)國家標準中,對低脂、無糖、低鹽、無反式脂肪、無防腐劑、無膽固醇等食品進行了嚴格規(guī)范。
需要關(guān)注的是,那些“無”和“低”之后的替代成分是不是更有益于健康?范志紅表示,的確有一些更健康的成分取代了不健康的成分,比如用食品膠來取代脂肪而實現(xiàn)低脂和無脂,用氯化鉀來取代氯化鈉實現(xiàn)低鹽,用植物油來取代動物油而實現(xiàn)無膽固醇……但有的卻是營銷噱頭,比如無添加糖,其實是使用了天然含糖量高的原料;再比如“無防腐劑”,實際是使用了高鹽來實現(xiàn)防腐作用。實際上,消費者很難分辨出這些食品是否有利于健康。因此,在購買食品時,更重要的是去仔細查看營養(yǎng)標簽,看清楚“無XX”之后,有什么才是關(guān)鍵。
據(jù)了解,目前我國的營養(yǎng)標簽強制標柱總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并且要求食品成分按含量高低排列。對于擔心肥胖的消費者,首要關(guān)心的應(yīng)該是熱量。同樣量的食品,熱量低的食品更適合減重人群。對于健康的影響,脂肪、糖和鈉等成分,含量越低相對更健康。
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除了查看營養(yǎng)標簽中的脂肪、糖含量外,鈉含量、熱量等也要考慮。食品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和含量,有利于消費者選擇食品,尤其對于那些有特別飲食需要的人群。范志紅表示,在購買食品時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不能因為食品標簽上標注了“低脂”、“無糖”就缺少量的控制。一些食品標注低脂和無糖,只能說明這些食品與其他食品相比,脂肪和糖的含量相對較低,在購買時應(yīng)該比較不同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素成分中具體的含量,選擇營養(yǎng)成分搭配更合理的食品?!断M指南》2015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