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2月12日, 河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提示如下:
第三方平臺應怎么做
1.堅決禁止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經營。對入網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全面排查,發(fā)現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經營行為的,立即予以下線處理。對新申請入網經營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審核,對經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堅決不予入網經營。發(fā)現有關線索,立即報告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
2.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切實將入網餐飲服務單位資質審查、信息公示等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堅決杜絕無證無照、衛(wèi)生條件差、食品安全無保障的“黑外賣”經營。如實記錄網絡訂餐的訂單信息,包括食品的名稱、下單時間、送餐人員、送達時間以及收貨地址等,方便查詢和監(jiān)督檢查。
3.加強外賣站點的疫情防控。開展疫情防控知識能力培訓,提高全體工作人員食品安全意識和疫情防控能力。配備充足的體溫計、口罩、消毒液等物品,加強站點消毒、送餐容器消毒、工作人員體溫檢測,做好記錄。加強對送餐人員口罩佩戴、個人衛(wèi)生等的監(jiān)督檢查,嚴禁本人或家屬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的送餐人員上崗。
4.確保餐飲食品不受污染。要求餐飲服務單位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對餐飲食品進行嚴密包裝,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
5.積極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減少送餐人員與消費者面對面接觸,降低雙方在收餐環(huán)節(jié)的風險隱患。
入網餐飲服務單位應怎么做
1.嚴把食品及原材料采購關。嚴格履行食品及原材料索證索票和臺賬記錄制度。嚴禁采購、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動物肉類及其制品。嚴禁采購、貯存、使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嚴禁在餐飲服務場所飼養(yǎng)和現場宰殺禽畜動物。
2.嚴格落實從業(yè)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從業(yè)人員一律按要求著工作衣帽、口罩和手套,加強個人防護,按要求洗手消毒。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的從業(yè)人員應立即離開工作崗位。送餐人員前來取餐時,應嚴格進行體溫檢測。鼓勵店內從業(yè)人員和送餐人員實施“無接觸式”餐品交接。
3.全面禁止群體性聚餐。自覺承擔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責任,完善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禁止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群體性餐飲服務。凡訂購大量餐品,有群體性聚餐可能的,要及時向屬地監(jiān)管部門報告。
4.加強餐飲經營加工場所衛(wèi)生管理。按照國家關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保持經營場所空氣流通,定期對空調過濾裝置、經營場所、加工場所、電梯等進行清潔消毒。
5.嚴格執(zhí)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食品加工過程要做到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使用安全、無害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出餐的成品要立即裝盒、封裝。
送餐人員應怎么做
1.保持個人衛(wèi)生、健康。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場所活動。按要求測量體溫,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時馬上報告,停止工作。送餐過程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2.規(guī)范送餐行為。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保持容器清潔,定期對容器進行清洗消毒,保證配送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配送有保鮮、保溫、冷藏或冷凍等特殊要求食品的,應當采取能保證食品安全的保存、配送措施。
3.保證食品安全。拒絕為無證無照、衛(wèi)生條件差、食品安全無保障的“黑外賣”送餐。不得配送未妥善封裝的餐飲食品。發(fā)現餐飲服務單位有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要主動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報告。及時與消費者溝通,鼓勵采取“無接觸方式”為消費者送餐。
消費者應怎么做
1.謹慎選擇餐品。選擇證照齊全、量化等級較高的餐飲服務單位訂餐,選擇近距離的餐飲服務單位訂餐,盡量縮短食物運送時間。堅決拒絕與野生動物有關的餐品和安全性不明的餐品。
2.認真檢查餐品。接到餐品后,第一時間檢查餐品包裝是否完好,配送餐品與訂購餐品是否一致。知曉餐品食用時限,切勿長時間存放。
3.使用“無接觸配送”服務。與送餐人員協商外賣餐品放置位置,待送餐人員放下后,自行取餐,減少人員間接觸。
4.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餐前洗手,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拒絕一切形式的群體性聚餐,提倡家庭成員間分餐,避免交叉污染。
5.保留好相關票據、訂餐頁面截圖等憑證。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