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數據一年助浙江打掉14億元假貨
“云劍行動”正升級為“云劍聯(lián)盟”
中國質量新聞網 恬義
跨國假冒潤滑油案、跨12省銷售上億元假冒內存案、微信社交平臺逾3000萬假煙案……12月8日上午,浙江省雙打辦通報“2016年云劍行動”最新成果,該行動依托阿里巴巴大數據在一年時間內查處制售假貨窩點417個,破獲假貨案件總案值達14.3億元,像一把利劍一樣直搗線下制假售假老巢。接下來“云劍行動”將全面升級為長三角“云劍聯(lián)盟”,拓展到上海、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省一市,對假貨形成合圍之勢。
一年助浙江打掉14.3億元假貨
“互聯(lián)網或電子商務本身并不產生假貨,假貨的根源在線下。要從根本上解決假貨問題,必須線上線下聯(lián)動?!卑⒗锇桶推脚_治理部知識產權保護總監(jiān)葉智飛表示,阿里一直將大數據轉化為線索,與工商、公安一起將隱藏在鬧市里、鄉(xiāng)村中的制售假貨分子繩之以法,去年5月在全國“雙打辦”的指導下,阿里首次與浙江省“雙打辦”發(fā)起“云劍行動”,全面開展浙江范圍內的侵權假冒犯罪打擊行動。
(圖為浙江省“2016-云劍行動”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相比去年,2016年“云劍行動”戰(zhàn)果進一步擴大,阿里巴巴向浙江執(zhí)法部門推送的線索數量從385上升到402個,查處制售假貨毀窩從244個上升到417個,破獲假貨案件總案值達14.3億元,承辦了一批大案、要案,包括銷售網絡遍及12個省市,總涉案金額達1.2億元的假“三星”內存案;涉案金額上億元,從馬來西亞流入中國的假冒“美孚”、“殼牌”、“嘉實多”潤滑油案。一次打掉15個售假窩點,抓獲44名犯罪嫌疑人,總涉案金額近2000萬元的義烏地區(qū)售假集群案等。
阿里打假地圖成警方破案重要線索
浙江省公安廳副廳長王海仁表示,阿里巴巴提供的大數據假貨線索,對假貨案件打擊給予了重要支持。此外,浙江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特別發(fā)來信函感謝阿里巴巴:“感謝阿里巴巴的全力支持,希望雙方再接再厲,深入合作取得更好的成績。”
(圖為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知識產權保護總監(jiān)葉智飛發(fā)言。)
“大數據技術是我們能協(xié)助執(zhí)法部門打掉這些大案要案的關鍵?!比~智飛表示,面對線上線下龐大的商品交易體系,阿里巴巴通過解析所攔截的涉假商品鏈接、被揪出的售假賣家和權利人、消費者投訴舉報等信息,運用數據模型與用戶畫像,對涉假商品、售假團伙作溯源追蹤,繪制出這些團伙的線下分布地圖。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共分析挖掘出活躍可疑售假團伙數千個,從而構建了一張基于阿里巴巴大數據的打假地圖。
有了地圖在手,打假者們才能按圖索驥,直搗假貨老巢,2016年“云劍行動”共計打擊了服裝、鞋子、眼鏡、電器等30余種假貨商品,保護了星巴克、匡威、阿迪達斯、耐克、美孚、暴龍、飛利浦等131個品牌。
“云劍”模式將覆蓋全國
在回顧2016年“云劍行動”成果的同時,葉智飛也坦言未來面對更多挑戰(zhàn),“線上、線下的制售假形態(tài)和手法在變化,而我們是否能跟上這種變化,是個挑戰(zhàn)?!?/p>
目前,跨平臺售假形式普遍存在,一些不法份子為了躲避阿里的打擊,正在引導消費者到阿里系統(tǒng)外的通信軟件平臺進行溝通,這使得售假犯罪鏈條分布在多個平臺間,犯罪電子證據散落在多家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中,無疑使得案件偵辦難度大增。此外,現(xiàn)在網絡端的售假者,在其發(fā)貨地已經少量囤貨甚至零囤貨,接到網絡訂單后直接聯(lián)系上家發(fā)貨,售假者與涉假商品之間出現(xiàn)物理分離,也增加了司法打擊難度和打擊成本。
為此,葉智飛呼吁“獨木難成林,我們期望在政府的帶領下,形成執(zhí)法部門、企業(yè)、平臺合力共治的模式”。據悉,目前阿里巴巴正在積極推動“云劍行動”的模式向中國其他省份推廣,“云劍行動”正在升級為云劍聯(lián)盟,從原來的單省行動,拓展到了包括上海、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省一市,用“線上溯源,線下打擊”的阿里巴巴大數據治假新模式凈化市場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