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美歐貿易爭端存在三大癥結
新華社華盛頓4月17日電 財經觀察:美歐貿易爭端存在三大癥結
新華社記者高攀 熊茂伶
歐洲理事會日前授權歐盟委員會與美國啟動貿易談判,但美歐對于是否將敏感的農業(yè)納入談判范疇仍存在根本分歧。而美國會否取消對歐盟的鋼鋁關稅,以及對歐盟汽車加征關稅的可能性也令美歐談判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此外,美歐航空補貼爭端升級更加大了雙方解決貿易爭端的難度。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三大問題是現(xiàn)階段美歐貿易的敏感點,也是影響雙方貿易關系的主要癥結,對雙方貿易談判走向將產生重要影響。
農業(yè)是否納入談判引爭議
雖然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早在2018年7月就同意通過談判降低貿易壁壘和緩解貿易摩擦,朝著取消非汽車類工業(yè)品所有關稅、非關稅壁壘和補貼的目標共同努力,但直到本月15日,歐洲理事會才通過投票表決,授權歐盟委員會與美國啟動貿易談判。
然而,對于是否將農業(yè)納入美歐貿易談判,雙方一直存在巨大分歧。歐盟認為,歐美領導人去年7月達成的共識并不涉及農產品關稅。歐盟貿易委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15日在記者會上說,歐美領導人從一開始就一致認為,農業(yè)不在貿易談判范圍內,“這是一項有限但仍然有意義的雙贏談判”。
根據歐洲理事會授權,歐盟希望與美方達成兩份協(xié)議:一份是僅限于取消工業(yè)品關稅的貿易協(xié)議,不包括農產品;另一份是合規(guī)性評估協(xié)議,旨在取消非關稅壁壘、讓歐美雙方的企業(yè)更容易證明其產品符合對方技術規(guī)定的要求。
對歐盟來說,將農業(yè)納入貿易談判會遭到法國等歐盟農業(yè)大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全球商業(yè)與經濟項目副主任瑪麗·卡斯佩雷克認為,法國15日在表決中投票反對授權歐盟委員會與美國啟動貿易談判,有保護法國農業(yè)利益的考慮。
然而,來自美國農業(yè)州的國會議員和農業(yè)團體要求,必須將農業(yè)納入美歐貿易談判,否則雙方達成的貿易協(xié)議將無法獲得美國國會批準。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上月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時也表示,美國不能與歐盟達成不涉及農業(yè)的貿易協(xié)議,歐盟則不希望與美國達成包含農業(yè)的貿易協(xié)議,因此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美國當代德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彼得·拉希什指出,有關農產品市場準入的分歧是美歐未能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完成“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xié)定”(TTIP)談判的最后幾項關鍵障礙之一,確保美歐貿易談判成功的最好方式是將農業(yè)排除在談判之外。
鋼鋁與汽車關稅存分歧
美國自2018年6月1日起向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鋼鋁產品加征關稅;作為報復,歐盟同月22日對總額28億歐元(約合32.6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特朗普隨后還威脅對歐盟汽車及零配件加征關稅。
根據歐洲理事會給予歐盟的談判授權,只要美國維持當前對歐盟鋼鋁產品的加征關稅不變,歐盟就不會與美國達成貿易協(xié)議。此外,如果美國對歐盟產品采取進一步的貿易限制措施,歐盟將單方面中止與美國的貿易談判。
對歐盟來說,美國取消鋼鋁關稅是美歐達成貿易協(xié)議的前提條件,但特朗普政府并不情愿這樣做。特朗普將汽車關稅威脅視為一項重要談判籌碼。美國商務部已于2月向特朗普提交有關進口汽車及零配件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調查報告,美國媒體預計特朗普將于5月中旬做出是否征稅的決定。歐盟官員此前發(fā)出警告,如果美國對歐盟成員國輸美汽車加征關稅,歐盟將采取反制措施。
航空補貼爭端升級添新憂
美國政府日前指責歐盟違規(guī)補貼空客對美國造成不利影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周據此啟動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程序,擬對價值約110億美元的歐盟輸美產品加征關稅,令美歐航空補貼爭端迅速升級。
作為回應,歐盟指責美國政府違規(guī)補貼波音公司對空客造成損失,并開出一份價值約2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清單,威脅加征關稅。但歐盟方面也表示,不希望與美國針鋒相對,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雖然美歐均已發(fā)布征稅清單,但雙方都明確表示,最終征稅金額將取決于世貿組織對波音和空客補貼案的仲裁。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雅各布·柯克加德認為,經世貿組織授權的貿易報復不會導致美歐爆發(fā)貿易戰(zhàn)。
美歐間航空業(yè)反補貼爭端由來已久。2004年,美國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指控歐盟以各種形式向空客提供非法補貼;而歐盟隨后也向世貿組織起訴美國政府向波音提供巨額非法補貼。對此,世貿組織曾先后裁定,美國和歐盟均存在對各自航空企業(yè)提供非法補貼的問題。分析人士認為,要徹底解決美歐長期的航空補貼爭端并非易事。
在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彼得·蔡斯看來,未來幾個月美歐貿易關系可能會變得更具爭議性,美歐貿易談判將比激烈的TTIP談判更為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