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點問答:騙取社會保險金將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韓秉志
近年頻發(fā)的涉嫌騙保事件,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哪些屬于騙取社保待遇行為?社??ㄔ撊绾握_使用?如何防范詐騙?對于這些問題,請看本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的解答。
Q1: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行為有哪些?
A1: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是指個人不符合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金額巨大、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還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騙取養(yǎng)老金為例,其行為主要表現為偽造身份證明或冒用他人身份證明;偽造、編造檔案年齡、特殊工種年限辦理提前退休;偽造、編造人事檔案,以增加視同繳費年限;偽造、編造用工關系、工資報表等證明材料補繳養(yǎng)老保險費;偽造、編造領取養(yǎng)老保險待遇證明文件等。
Q2:騙取社會保險金將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A2:對于騙取社會保險金的行為,國家相關法律已有明確規(guī)定。《社會保險法》規(guī)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斑`反本法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p>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明確: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yǎng)老、醫(yī)療、工傷、失業(yè)、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對詐騙罪的量刑規(guī)定是: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Q3:如何防范社保卡詐騙?
A3:許多社保詐騙案件都是假借有威懾力的假身份,先打消受害者疑慮,然后天花亂墜地描述“案情”嚴重性,造成受害者恐慌心理,然后乘虛而入。目前,常見的社保詐騙方式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用補貼做誘餌,告知你有一筆社保補貼(比如養(yǎng)老金、失業(yè)保險補貼、生育津貼等)還未領??;第二種是告知參保人社??ㄓ袉栴},比如告知你的醫(yī)療保險個人賬戶已被凍結或告知你社??ㄒ炎鲝U等;第三種是告知參保人社??ㄓ羞`規(guī)刷卡行為或被盜刷等。這些社保騙局,最終都會引導參保人聯(lián)系某電話,如果照辦,不法分子將趁機套取參保人個人信息,如社會保障卡卡號、身份證號等,與社???lián)結的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也會泄露。因此,大家要善于發(fā)現騙子破綻,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