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td id="0huo4"><strong id="0huo4"></strong></td>
      1.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財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2358億斤再獲豐收 播種面積減0.7%

        2017-12-08 14:04:36 中國商務新聞網

        ?

        中國商務新聞網訊 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2358 億斤,比2016年增加3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其中玉米4318億斤、減少73億斤,下降1.7%;稻谷4171億斤、增加30億斤,增長0.7%;小麥2595億斤、增加19億斤,增長0.7%;其他糧食作物1274億斤、增加58億斤,增長4.8%。

        一、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優(yōu)化,糧食播種面積減少

        2017年,各地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發(fā)展思路,主動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加快優(yōu)化區(qū)域布局,在主要口糧作物稻谷、小麥播種面積保持基本穩(wěn)定的基礎上,調減庫存較多的玉米種植,特別是在玉米非優(yōu)勢產區(qū)“鐮刀彎”地區(qū)大幅度調減玉米播種面積,實行“糧改飼”、“糧改豆”,增加雜糧和豆類的播種面積;進一步擴大花生、中草藥材等非糧作物面積,農業(yè)種植結構更加優(yōu)化。初步統(tǒng)計,2017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6.83億畝,比2016年減少1222萬畝,下降0.7%。

        (一)谷物播種面積減少2196萬畝,主要是玉米播種面積減少較多。2017年,全國谷物播種面積13.94億畝,較上年減少2196萬畝,下降1.6%;其中玉米5.32億畝,比上年減少1984萬畝,下降3.6%;稻谷4.53億畝,與上年基本持平;小麥3.60億畝,比上年減少299萬畝,下降0.8%。

        (二)豆類播種面積增加,薯類面積穩(wěn)定。2017年,全國豆類播種面積1.55億畝,比上年增加978萬畝,增長6.7%。其中大豆播種面積1.17億畝,比上年增加871萬畝,增長8.1%;其他雜豆播種面積增加107萬畝,增長2.9%。薯類播種面積1.34億畝,比上年略減5萬畝。

        二、氣候條件好,生產措施得力,糧食單產水平增加

        2017年,全國糧食作物平均單產367公斤/畝,比2016年增加3.6公斤/畝,增長1.0%。糧食單產增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農業(yè)氣候較為有利。秋糧生長前期,全國大部農區(qū)光熱充足,降水充沛,有利于秋收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北方農區(qū)春播以后,氣溫回升快,除局部地區(qū)一段時間發(fā)生旱情,多數(shù)地區(qū)降水次數(shù)多,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土壤墑情適宜,有利于一季稻、玉米和大豆的生長發(fā)育。南方大部分農區(qū)降水較多,庫塘蓄水比較充足,對保障稻田用水和旱糧作物健康成熟有利。9月期間,全國大部分農區(qū)氣溫偏高,光溫適宜,有利于秋收糧食作物的灌漿成熟和收曬。整體來看,氣候因素有利于秋糧單產提高。

        (二)自然災害較輕,抗災救災得力。春末夏初,雖然東北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旱情,南方部分地區(qū)發(fā)生洪澇,但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汛抗旱工作的決策部署,最大程度減輕了災害損失??傮w來看,2017年全國農業(yè)氣象災害輕于上年。據(jù)國家減災委統(tǒng)計,今年1-9月份,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2.7億畝,比上年同期減少1.1億畝,下降29%;絕收面積3125萬畝,比上年同期減少2976萬畝,下降49%。

        (三)加強技術推廣和田間管理,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2017年,各地在加快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的同時,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推進統(tǒng)一供種、統(tǒng)一耕種、統(tǒng)一田間管理和統(tǒng)一病蟲害防治的增產模式,強化田間管理和技術指導服務,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實現(xiàn)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大力推廣水稻智能催芽、大棚育秧、深松整地、側深施肥等增產技術措施,為糧食穩(wěn)產增產奠定良好基礎。

        全年糧食產量在高產作物大幅調減等情況下,依然實現(xiàn)小幅增產,取得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來之不易,尤其是庫存較多的玉米繼續(xù)調減,市場缺口較大的大豆及小品種繼續(xù)增加,充分說明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責任編輯:語安)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