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將滿15周年 專家:對華反傾銷不公正做法應終止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8日電(陸肖肖)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即將滿15周年之際,關于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爭論也成為近期的熱點。專家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到2016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WTO滿15年之后,中國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將終止,但讓歐美等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仍然“路漫漫”。
中國頻繁遭受反傾銷調查
10月19日,世貿組織公布了中國訴美國反傾銷措施案專家組報告,專家組支持了中方主要訴訟請求,認定美對華發(fā)起的反傾銷措施在目標傾銷、分別稅率等做法上違反世貿規(guī)則,裁定美方13項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規(guī)則。而這僅僅是中國遭受反傾銷調查的冰山一角。
多年來,反傾銷案頻繁指向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沈丹陽7月5日在商務部例行發(fā)布會上表示,中國一直是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目標國。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至今,共有48個成員對中國發(fā)起各類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共1149起,占案件總數(shù)的32%。中國已連續(xù)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xù)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而“替代國”制度成為了歐美等國家裁定中國產品傾銷幅度的助推器。所謂“替代國”制度,指的是針對來自于非市場經濟體的商品,在確定其正常價值時,不使用其出口國商品的實際成本,而選擇一個市場經濟第三國或進口國的同類相似商品價格,作為計算正常價值的方法。有專家分析稱,美國等一些國家在對中國產品反傾銷調查中隨意選擇替代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征收高額傾銷稅,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yè)對外貿易利益。
為什么歐美等國家頻繁針對中國發(fā)起反傾銷案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這和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逆全球化有關,而中國的鋼鐵等多個行業(yè),成本比較低,與歐美等其他國家相比更有競爭力。
“歐美國家不希望失去在國際市場上的既得利益,歐債危機以后,他們希望通過發(fā)展實體經濟重新振興經濟,但不應該損害別人的利益?!鄙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中國已成為第一大貿易國,主張合作共贏,把蛋糕共同做大,歐美國家要以鄰為壑,把別人的生意搶過來,最直截了當?shù)淖龇ň褪菍χ袊l(fā)起反傾銷調查,進行貿易保護。
中國加入WTO將滿15周年
距離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WTO,距今已近15周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WTO成員方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對中國實行“特殊保障措施”和特殊的反傾銷、反補貼政策,可用替代國方式計算企業(yè)價格、成本及傾銷幅度。議定書同時約定,“非市場經濟國家”相關條款應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
今年六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時指出,中國“入世”后,在開放市場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大努力,履行了對世貿組織的承諾,歐盟等相關各方也應履行承諾。
中國商務部世貿司負責人公開表態(tài)稱,根據(jù)《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guī)定,世貿組織成員應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這是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必須履行的國際義務,并不取決于任何成員的國內標準,也與產能過剩等問題無關。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獲得認可仍然“路漫漫”
但國際上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聲音一直存在。據(jù)報道,美國負責貿易事務的外交官Chris Wilson在WTO會議上稱,該條款的到期并不要求WTO的其他成員在12月11日自動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相反,中國必須依據(jù)每個WTO成員的法律,證明自己是市場經濟。
而歐盟正準備就此做出讓步,據(jù)媒體報道,在10月21日閉幕的歐盟峰會上,歐盟委員會打算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希望28個成員國的政府首腦準許其出臺針對中國傾銷產品的新保護措施。
“讓歐美等國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預計不會那么順利,讓他們改變看法沒那么容易?!毙旌椴胖赋觯F(xiàn)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各方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但不管承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都不能再按照第三方替代國的數(shù)據(jù)進行反傾銷稅的計算。如果對貿易有不同的解釋,中國可以打官司奉陪到底。
白明也提到,不論西方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與否,都不應該再采用替代國的辦法。歐盟預計會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這實際還是“給你面子不給你里子”,歐盟預計會在其他方面限制中國,甚至采取更嚴格的限制措施,中國對此需做好充分準備。(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