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7日電周三,滬指表現(xiàn)依舊疲軟。早盤震蕩下行跌穿2700點,午后權重股與題材股齊唱空,一度跌至2638.30點創(chuàng)近13個月新低。尾盤,“兩桶油”發(fā)力,煤炭股延再度發(fā)力,銀行股助攻,拉動大盤回升,跌幅收窄。創(chuàng)業(yè)板尾盤翻紅。
據行業(yè)板塊顯示,廣告包裝、船舶、造紙、電信運營等板塊跌幅靠前,券商、地產股大幅回調,保險、有色股飄綠。煤炭股攜手“兩桶油”、銀行股抬盤,航空、互聯(lián)網、電腦設備午后翻紅。
水域改革板塊領跌概念股,絲綢之路、ST板塊、體育概念、量子通信、地熱能、水利建設等概念股殺跌。
個股方面,滬深兩市逾1700股下跌,冀東裝備、威華股份、河池化工、大洲興業(yè)、沙鋼股份、金宇車城等近50股跌停。
截至今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2735.56點,跌14.23點,跌幅0.52%,成交2074億元;深成指報收9422.43點,跌61.12點,跌幅0.64%,成交3028億元;創(chuàng)業(yè)板指報收1997.46點,漲3.41點,漲幅0.17%,成交821.4億元。
消息面上,今日,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表示,股市大跌非境外做空,跨境資金沒有異常流動。對于股市風波,決策者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怎么把市場產業(yè)、跨境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能夠說得清楚問題,這需要強大的監(jiān)測管理信息系統(tǒng)。
市場方面,從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6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連續(xù)18個交易日下降,超過2015年6月以來的最長下降紀錄。新年至今,沒有一個交易日融資資金出現(xiàn)凈流入,可謂罕見。截至1月26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589.4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41.05億元;深交所報3920.46億元,減少101.58億元;兩市合計9509.95億元,減少242.63億元。
渤海證券分析師宋亦威表示,經過前期大幅下跌后,市場估值水平已有明顯回落,部分個股開始出現(xiàn)投資價值。對于右側交易者而言,沒有筑底過程的市場,仍不是好的進場時點;而對于左側投資者和價值投資者,伴隨更多個股跌入價值區(qū)間,精選個股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
眼下,聚焦“三農”問題的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漸行漸近。按照慣例,一號文件將于1月底或2月初公開發(fā)布。在具體細分領域方面,國金證券預計,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內容,農業(yè)現(xiàn)代化、農村電子商務仍然會是今年的重點。國聯(lián)證券認為,土地流轉將成為農業(yè)改革的核心,而種子、農業(yè)信息化、農機、農墾改革、農田水利建設很可能成為未來國家政策扶持的重點,并催化相應的投資機會。(中新網證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