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td id="0huo4"><strong id="0huo4"></strong></td>
      1.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財經>>投資>>

        年終理財怎么理?

        2014-11-18 09:50:40 中國經濟網
            轉眼又到了11月下旬,對投資者來說,年終是要“大賺一筆”好“過冬”的時候。但隨著今年監(jiān)管層的約束,以及貨幣市場寬松的流動性,銀行發(fā)行理財品的熱情并不高。“十一”過后,銀行所推出的理財產品期限多為半年、一年。有分析指出,在利率市場化和貨幣寬松的大背景下,未來產品收益可能會下行,因此,投資者可以選擇中長期產品來鎖定收益。

          現(xiàn)象:銀行理財品發(fā)行熱情下降

          隨著收益率一路下行,近期銀行理財市場上不斷出現(xiàn)新變化。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有機構指出,目前貨幣市場寬松的流動性,加上監(jiān)管層此前出臺的一系列規(guī)范市場的政策,使得銀行發(fā)行短期理財產品的動力漸失。

          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10月份共有249家銀行發(fā)行理財產品4692款,較9月份4977款有所回落。其中,前10大銀行發(fā)行理財產品2257款,占總發(fā)行量的48.10%,發(fā)行占比繼9月跌破50%之后再度下滑。

          業(yè)內人士表示,銀行發(fā)行理財產品熱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當前大銀行資金較為充裕,發(fā)行理財產品動力不足;二是隨著非標資產監(jiān)管的加強,由于市場上缺乏資質良好的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銀行的熱情,導致當月理財產品發(fā)行總量下降。

          關注:中長期產品成主流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近年來,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占比長期維持在40%以下,但這一形勢從今年年中開始扭轉。據普益財富數據統(tǒng)計,自年中以來,3個月以上產品占比始終保持在40%以上,且近期連續(xù)3個月呈現(xiàn)上升的態(tài)勢,與年初相比漲幅達10個百分點。

          事實上,10月以來,《關于加強商業(yè)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繼續(xù)發(fā)酵,而今年7月銀監(jiān)會發(fā)布的“35號文”為實現(xiàn)銀行理財回歸資產管理業(yè)務提出多項規(guī)定,其中明確指出“理財產品之間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調節(jié)收益”。

          分析認為,在監(jiān)管層的約束下,銀行理財產品以資金池方式相互交易、調節(jié)收益,實現(xiàn)期限錯配與資金錯配的運作方式受到抑制。分析表示,銀行難以通過滾動發(fā)行短期理財產品配置長期資產來實現(xiàn)期限錯配溢價,因而部分轉向發(fā)行長期產品。

          還有分析指出,除了監(jiān)管層出臺的一系列規(guī)范市場的政策外,目前貨幣市場寬松的流動性,也使得銀行發(fā)行短期理財產品的動力漸失。業(yè)內人士表示,在利率市場化和貨幣寬松的大背景下,未來產品收益可能會下行,在不考慮流動性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傾向于選擇期限較長的產品來鎖定收益。

          收益:年化達6%產品速拿下

          在預期收益方面,專家認為,今年以來貨幣市場資金持續(xù)寬松,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也受此影響持續(xù)下滑。

          業(yè)內人士分析,今年市場資金面持續(xù)保持寬松,降息降準預期較強,年底資金面可能依然保持相對寬松的局面,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肯定不會復制去年的走勢,可能會繼續(xù)保持在5%左右上下浮動,在年底資金相對緊張的節(jié)點,理財收益有望小幅走高。而相對而言,收益較高的還將集中于長期限產品。

          民生銀行理財師林茜茜也表示,年底理財產品收益率是會比平時要高一些,但今年年末要再現(xiàn)去年底的年化6%~7%,會有點困難。因此,近日如果出現(xiàn)年化接近6%的理財產品,那就得抓緊下手了,錯過了的話就很難再遇上。而且資金折騰來折騰去,中間會有空檔期,收益也不會高很多。(中國經濟網記者蔣檸潞)
        (責任編輯:)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