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本報記者 夏金彪
一個專賣店里一人一周只能購2瓶,還要出示身份證,并且一個專賣店一天不允許賣出24瓶以上。這一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雷人”做法又有現(xiàn)實版。
據(jù)媒體報道,近日,杭州等地的一些茅臺專賣店在春節(jié)期間紛紛貼出“告示”:為嚴格執(zhí)行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關(guān)通知精神,切實做好茅臺酒春節(jié)供應(yīng)工作,1月23日至2月2日,每天零售53度500毫升茅臺24瓶,2月3日至2月17日,每天零售53度500毫升茅臺18瓶。同時,“為杜絕二級炒家哄抬價格,囤積居奇”,只有年滿18周歲的消費者憑身份證,才能每周購買53度500毫升茅臺兩瓶。
近期,茅臺價格一路飛漲,茅臺廠方在限價令基礎(chǔ)上又出限購令。茅臺方面的解釋是,“一限價,就有可能很多二級炒家會囤貨,沒有辦法,就在限價令上再加了一道限購令?!?/p>
茅臺方面解釋似乎合情合理,但細想?yún)s覺得茅臺方面的做法很不給力。如今的白酒市場是一個高度市場化、開放的市場。別說限購,就算是敞開供應(yīng),面對茅臺的高價,也不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能購買得起、喝得起的。據(jù)記者調(diào)查,雖然限價的茅臺在專營店斷貨了,但只要出價高,整箱的茅臺也能買到。看來通過限購遏制酒價虛高并不理想。
其實,白酒業(yè)內(nèi)人士都知道,控量與漲價一直是一線白酒品牌玩弄的兩大法寶。茅臺在“饑餓營銷”的市場戰(zhàn)略下,價格從300多元/瓶上漲到目前的近千元/瓶,時間也僅用了3年。去年一年內(nèi),茅臺更是連續(xù)提價8次,領(lǐng)銜千元白酒陣營。
從杭州等地實施的茅臺限購令來看,其與茅臺廠家早先推出的限價令一樣,似乎照顧到了普通民眾的利益??伤嬲鸬降淖饔?,只是加劇茅臺市場的緊張空氣,暗中推高了茅臺的價格。目前,高高在上的茅臺已經(jīng)異化成奢侈品和身份的象征,并在公款消費、送禮文化的推波助瀾下,其價格有越推越高的趨勢。
企業(yè)追求利潤本無可厚非,但作為國企的茅臺,如果憑著品牌的壟斷,通過限量的手段和營銷的花樣來謀求暴利,就違背了其作為國企的社會責任。虛高的酒價不僅會加大消費者的成本,還會增加公款消費的支出。長此以往,茅臺品牌肯定會大打折扣,總有一天會被公眾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