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貴軒
龍年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尼格買提魔術穿幫沖上熱搜,撒貝寧“現(xiàn)掛”救場,網民善意稱贊這是春晚主持人的小品。換個角度思考,這更是教科書式的輿情應對。
網絡輿情,因網絡而生,隨網絡發(fā)酵。在信息化時代,互聯(lián)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傳播輿論的主要渠道,人們在網絡上對某一社會熱點事件作出反應或發(fā)表意見成為常態(tài),個體意見迅速地匯聚起來、進行互動,從而形成強大輿情。應對網絡輿情事件,目前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但在當前,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應對網絡輿情事件上還沒有形成很好的互聯(lián)網思維,更不具備與互聯(lián)網特性相匹配的應對能力和辦法。一旦出現(xiàn)輿情事件,仍然是慣性思維“封堵刪”,結果是越捂越熱、越堵越烈,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龍年春晚撒貝寧春晚“現(xiàn)掛”,給輿情應對上了很好的一課。
快速回應是應對輿情的基本要求。很多時候,網絡輿情事件本身沒有對錯之分,網民關心更多的是事實真相。而正是因為真相不明,網民在討論中各自發(fā)表不同的意見,猜測不同的事實,愈演愈烈,以謠傳謠,結果是“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已跑遍世界”。于是,大家在不明真相中抱怨,政府機關在被動應對中形象受損。
簡單直白是網民樂意接受的方式。輿情回應有一種說法,叫“初中生水平”。就是回應輿情要以簡單直白的方式,來陳述輿情事件。這也是輿情應對“快報事實、慎報原因”的應有之義。要以初中生都能聽懂的語言和方式,快速向網民發(fā)布相關信息,而不是避重就輕,玩文字游戲,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讓廣大網民在云里霧里討論猜測,導致次生輿情產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撒貝寧一句“我瞎說”,把“初中生水平”回應方式進行了現(xiàn)場教學,尼格買提“穿幫”的尷尬在“我瞎說”中一笑了之。
當然,輿情因事而起,不管以什么形式回應,都必須以事實為基礎,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事實真相,切不可遮遮掩掩,更不能弄虛作假,否則就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同時,要把應對輿情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真正把引發(fā)輿情的事情解決好,以有力有效的工作成效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
(作者單位:湖北省市場監(jiān)管局)
《中國質量報》【工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