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呂若婷 記者 李 輝)4月20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2022年以來,安徽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推進創(chuàng)新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huán)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取得良好成效。
據安徽省市場監(jiān)管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陳睿介紹,去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發(fā)《安徽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安徽省“十四五”知識產權發(fā)展規(guī)劃》,高位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安徽省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建設,合肥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運行。建成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127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組織179個,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24家、知識產權保護重點關注市場52家,遍布全省知識產權保護重點區(qū)域。
2022年,安徽高價值發(fā)明專利擁有量突破4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fā)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58件,同比增長33.2%。在第23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安徽獲得2項金獎3項銀獎和22項優(yōu)秀獎。2022年專利商標質押登記金額187.24億元,同比增長92.77%,質押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yè)1590家。獲批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2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1家,認定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32家。專利電子申請率達99.6%,居全國第二位。面向社會聘任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員503人、技術調查官146名、社會監(jiān)督員71人,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力量不斷增強。
安徽還先后圍繞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開展“鐵拳”“藍天”等系列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全年查處知識產權案件3302件,處理知識產權糾紛3113件,作出行政裁決88件、行政調解94件,向公安機關移交知識產權犯罪線索104條,同比增長48%,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穩(wěn)步提升。
在回答中國質量報記者關于下一步如何創(chuàng)新舉措做好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提問時,陳睿說,安徽將緊密圍繞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huán)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將在持續(x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上下功夫,在持續(xù)提高知識產權工作法治化水平上下功夫,在持續(xù)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上下功夫,在持續(xù)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上下功夫,在持續(xù)建設知識產權保護載體上下功夫。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