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td id="0huo4"><strong id="0huo4"></strong></td>
      1.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主管    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二版

        免密支付 別為了便捷犧牲安全

        2025-03-27 14:18:56 中國質量報

        □ 胡立彪

        互聯(lián)網技術日益發(fā)達,越來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讓網絡消費體驗更加“絲滑”。但免密支付、自動續(xù)費等方式在簡化付款流程的同時,也成為一些平臺和商家“套路”消費者的手段,暗藏誘導消費陷阱,埋下諸多安全風險。

        前不久,山西消費者楊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寶在凌晨3點左右出現(xiàn)了7筆扣費,共計4526元??圪M賬單信息顯示,這7筆款項先充值進他的蘋果賬戶,隨后在一款手機游戲中購買了13次游戲道具。但楊先生從未玩過這款手機游戲,他懷疑自己的賬戶被人盜取,對方利用免密支付將錢轉出。

        楊先生的遭遇并非個案。有媒體調查,在社交平臺和消費維權類投訴平臺,有很多關于免密支付的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5.9萬余條相關投訴,涉及眾多網絡平臺和應用。大量投訴反映用戶在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況下“被開通”免密支付,也有用戶在不知情時被免密扣款、盜刷。

        免密支付即無需密碼確認支付,是部分支付平臺或應用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戶開通后,單筆交易金額在一定限額內可直接扣款。在淘 寶、拼 多 多、滴滴、美 團等多類平臺上,都有免密支付服務功能。比如用戶使用拼 多 多的免密支付功能后,單筆訂單支付100元以內無需驗證密碼,支付渠道包括微信和支付寶。

        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發(fā)布的一份關于移動支付個人用戶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用戶中近六成用戶在日常消費中使用過免密支付,且免密支付功能在各場景中的滲透率較為穩(wěn)定,乘坐交通工具為使用頻率最高的場景,滲透率高達76.5%。此外,免密支付也是電商平臺的支付趨勢,滲透率達54.9%。

        免密支付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減少支付過程中的繁瑣操作。然而,不少消費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免密”,甚至因此遭受經濟損失。從已經發(fā)生的案例來看,免密支付的風險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手機等設備丟失或賬號泄露后,不法分子可“零門檻”盜刷。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官方微博曾公布案例,有人撿到他人手機后,發(fā)現(xiàn)手機沒有鎖屏密碼,且微信零錢有5100多元,于是分8次掃碼免密消費,直到將微信零錢揮霍一空。二是小額高頻盜刷的“溫水煮青蛙”效應。部分平臺免密額度雖設單筆上限,但短時間內高頻次小額盜刷仍會造成較大經濟損失。三是盜刷行為隱蔽性強,難以及時察覺。盜刷交易通常通過綁定支付平臺的虛擬服務(如游戲充值、App訂閱)完成,或者在機主夜間熟睡時段完成,消費者發(fā)現(xiàn)時往往已產生多筆扣款。

        面對免密支付帶來的安全隱患,消費者應提高安全意識,在開通免密支付前,認真評估自身支付習慣與場景需求,對支付平臺的免密支付設置進行細致檢查,關閉不必要的免密功能。同時,定期清理已授權的第三方應用支付權限,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漏洞竊取資金。在日常消費中,養(yǎng)成定期查看賬單的習慣,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交易,及時聯(lián)系支付平臺或銀行進行核查、凍結賬戶,留存證據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移動支付的便捷性不應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平臺方應采取必要的技術手段確保用戶資金和個人信息安全,嚴格遵守相關法規(guī),不濫用或泄露用戶信息。相關監(jiān)管部門及消費者協(xié)會、行業(yè)協(xié)會等也要關注免密支付侵權問題,健全監(jiān)督治理機制,通過約談指導、立案查處、責令整改、通報曝光等方式,對相關平臺、商家進行制約、懲戒,倒逼行業(yè)自律。

        【大力提振消費·焦點觀察】

        (責任編輯:八雨)
        查看往日報刊
        相關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