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云南省河口總投資2.7億元、2011年2月完工的“中國—東盟河口國際旅游文化景觀長廊”,今年5月23日卻開始動工拆遷,拆遷補償費用保守估計要3億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設(shè)費用。
按照河口縣官方回應(yīng),這個坐落在中越邊境紅河河堤上,被設(shè)計為商業(yè)、文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建筑景觀帶,因“沿河商鋪嚴重影響了景觀,成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當?shù)刂槿耸客嘎?,因涉及國境界河,項目曾遭多名當?shù)毓賳T反對,但“經(jīng)過政府特批”排難而上。在建成后,這個被設(shè)計為“商業(yè)、文化、旅游觀光的一體建筑景觀帶”,曾由當?shù)孛襟w不惜美譽地反復(fù)宣傳,甚至被冠以“邊境明珠”等多個頭銜。
但據(jù)官方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文化長廊”的拆遷已成定局。河口縣政府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有關(guān)“將河口建成國際化濱江城市”的要求,制定了《河口縣開展口岸國門形象提升工程的實施方案》?!拔幕L廊”的改造提升工程,成為《方案》中的重點項目。官方稱,“本著還河于民、還景于民”的理念,“文化長廊”將被改造為城市公共空間和平臺。他們認為,“文化長廊”內(nèi)的沿河商鋪嚴重影響了景觀,鋪設(shè)過密對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影響及綠化布局的散亂等問題,成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
現(xiàn)在,官方給出的拆遷和補償費用預(yù)算大約為3億元,除開省、州兩級撥款外,河口縣大約要承擔2億元的負擔。這筆費用,比河口縣2013年地方財政總收入還要多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