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共享電單車正在廣泛進入縣域下沉市場,成為縣域公共交通重要組成部分,行業(yè)發(fā)展迎來歷史性機遇,49.2%的縣城有共享電單車進駐。12月2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共享出行分會和松果智庫聯合主辦的“雙碳”背景下綠色交通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在京舉行。研討會上,松果智庫發(fā)布了《2021中國大縣域共享電單車交通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安全報告”),公布了一批共享電單車產業(yè)發(fā)展、交通安全數據。
安全報告顯示,共享電單車通過技術手段主動干預,可以有效提升交通安全保障能力。統計數據顯示,共享電單車事故率僅為居民家用電單車的一半左右。同時,共享電單車企業(yè)通過防多人騎行、下坡緩降等主動干預技術手段,以及警企協作線下勸導等措施,較大幅度提升用戶交通安全意識。
與會各界專家對報告表示了高度認可,并指出當前共享電單車在中小城市發(fā)展時機已經成熟,共享電單車行業(yè)可以打造高于“新國標”的團體標準,進一步提升交通安全性。
共享電單車入駐一半縣城
安全報告顯示,從2018年起,共享電單車在大縣域市場的滲透率大幅提升,目前已經覆蓋近半縣城,且已經成為大縣域用戶日常出行工具。
安全報告顯示,2018年起,共享電單車在大縣域市場的滲透率迅速增長,2018年至2019年間,共享電單車滲透率從2.5%增長至11.3%。
“近兩年,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在世界范圍內,短途交通領域發(fā)生了一些相對深層次的變化?!敝袊煌ㄟ\輸協會共享出行分會副會長、松果出行創(chuàng)始人兼CEO翟光龍指出,電動自行車憑借非接觸、開放空間等特點,成為很多人出行的第一選擇,在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家,電動自行車近兩年的銷售都呈現爆發(fā)式增長。
當前,大縣域市場公共交通基礎薄弱,公共財政在公交方面的投入有限,電單車便成為居民在短途出行方面的剛需。不過,當前2/3的家用電單車每日騎行時間不超過1小時,通過共享的方式,可以顯著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安全報告調研了用戶出行的主要目的,縣域市場中,用戶出行沒有明顯的“潮汐”效應,除早晚高峰外,其他時段用戶同樣活躍。居民在使用電單車時,“上下班”僅是其中一項目的,縣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共享電單車出行有關,這意味著共享電單車已成為大縣域用戶日常出行工具。
同時安全報告援引第三方數據顯示,2020年,松果出行進駐大縣域市場已經超過700城,市場占有率穩(wěn)居首位。
共享電單車通過科技管理提升安全性
自共享電單車進入大縣域市場以來,交通安全問題就受到企業(yè)、政府和用戶的廣泛關注。安全報告顯示,共享電單車事故的主要誘因仍然在于用戶缺乏安全意識。不過,與家用電單車不同,共享電單車企業(yè)可以通過科技管理主動干預用戶騎行,并促進用戶提升安全意識。
松果智庫對全國228個縣域交警部門進行訪談,綜合分析了共享電單車事故的十大誘因。共享電單車事故的誘因與常規(guī)交通事故有相似性,多數仍然是用戶安全意識欠缺導致的。其中,“闖紅燈”“騎行時接打電話”“逆行”“酒駕”“多人騎行”為誘發(fā)事故的前五大原因。
當前,共享電單車企業(yè)將車輛定位為“智能終端”,集成了多種主動干預措施,如松果電單車就集成了“多人騎行檢測和干預系統”“剎車監(jiān)測系統”“下坡緩降功能”等,同時還具備車身語音提醒和APP彈窗提示等功能,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主動觸達用戶。
在備受關注的電池安全層面,共享電單車與家用電單車不同,采用了集中充電、專人保養(yǎng)、專人換電的電池管理模式,保證鋰電池不進居民小區(qū),極大提升了電池安全。
在車身安全標準方面,安全報告列舉的對比數據也顯示,松果電單車在車身堅固程度、防水性上均遠超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同時,共享電單車車身還有多種智能安全技術,如車輛智能啟動技術能實現前5秒“軟啟動”,避免啟動時速度過快等。
安全報告同時指出,當前居民家用電單車私自改裝的現象屢禁不止,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共享電單車不僅在制造時嚴格遵守新國標,同時運營企業(yè)還會長期監(jiān)測,確保車身狀態(tài)穩(wěn)定。
共享電單車事故率僅為家用電單車一半
安全報告顯示,共享電單車在事故率方面顯著低于家用電單車和摩托車。同時,隨著共享電單車多管齊下的安全管控和勸導,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同樣顯著提升。
安全報告根據松果電單車在縣域市場的運營數據,以及全國228個縣城交警的訪談數據,統計了2021年1~10月的單一車輛事故率。數據顯示,松果電單車事故率為0.48%,居民家用電單車事故率為0.91%,而摩托車事故率為1.20%。
綜合考慮行駛里程因素,松果智庫統計了228城范圍內的電單車“百萬公里騎行事故率”,松果電單車為每百萬公里2.99次,而家用電單車為每百萬公里4.54次,松果電單車僅為家用電單車的不到七成。
松果智庫針對100個有共享電單車投放的縣城中10000名用戶進行了調研,80%以上的用戶接觸過共享電單車的安全勸導;在共享電單車投放后,87.84%的用戶表示安全意識有所提升。
從用戶感知來看,隨著技術干預和主動勸導觸達用戶,用戶對于嚴禁未成年人(未滿16周歲)騎行、嚴禁多人騎行、不闖紅燈不逆行、雨雪天慢行、佩戴頭盔及嚴禁超重載物等安全要求,都有較深的認知,安全意識顯著提升。
專家建議:打造高于“新國標”的共享電單車團體標準
在12月2日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對于安全報告給予了一致肯定,認為報告很有啟發(fā)性。專家同時表示,從未來發(fā)展趨勢上看,用科技手段進行管理是提升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
“小城市發(fā)展共享電單車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北本┦谐鞘幸?guī)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guī)劃所副所長蓋春英在發(fā)言中指出,當前大城市首先要解決共享電單車的頂層設計問題,而小城市用戶有自己的剛需。蓋春英指出,當前電動自行車領域很多安全問題都是私人電單車帶來的,共享電單車企業(yè)要與政府部門一起研究“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中,共享電單車扮演什么角色”。
交通運輸部原運輸服務司二級巡視員許寶利表示,聽取安全報告介紹,“很受啟發(fā)”。許寶利認為,共享電單車在大縣域市場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他希望共享電單車企業(yè)堅持安全生產理念,落實企業(yè)主體責任,并強調用戶安全意識。
國家電動自行車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副主任鄭培東指出,共享電單車企業(yè)主動提升技術手段,加強安全管理,對安全負責的態(tài)度值得贊賞。鄭培東建議,以松果出行為代表的共享電單車企業(yè)要進一步提升安全標準,未來可以與國家質檢中心合作,打造高于“新國標”的團體標準。
對于安全報告,鄭培東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期待:“希望松果智庫持續(xù)研究,每年12月2日發(fā)布一份?!保ɡ罱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