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3年,廣西柳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通過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消費投訴23870件,其中商品消費投訴14831件,占投訴總量的62.13%;服務消費投訴9039件,占投訴總量的37.87%。柳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對全年消費投訴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梳理出2023年消費投訴熱點問題,提醒廣大消費者增強消費意識,理性謹慎消費,謹防類似消費“套路”,避免踩入相同的“坑”。
理性對待“預付式消費”
2023年度,涉及預付式消費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因健身房、舞蹈室、游樂園停止營業(yè)、搬遷、變更經營主體引起的預付費退款糾紛;二是消費者因個人原因申請退回預付款時,商家以各種理由拖延或設置退款門檻;三是商家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存在擅自減少項目、隨意改變服務內容、調整課程時間、預約課程難、服務質量差等情形。
案例:消費者梁女士反映2023年3月31日在高新路上某水果店充值了1000元辦理該店會員卡,之后商家在微信群內通知店面裝修升級需暫停營業(yè),待裝修好后再重新營業(yè),會員可以到分店消費。之后,梁女士到分店消費了幾次,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分店也閉店了。因其會員卡內還有700元左右的余額,所以梁女士想找商家協商退款,但高新路的店面一直大門緊閉,撥打商家的聯系電話也打不通,故梁女士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希望協調退款事宜。經執(zhí)法人員到現場核實,商家處于撤場狀態(tài),亦聯系不上商家負責人,因此無法開展調解工作。依據《市場監(jiān)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一條“(三)投訴人或者被投訴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調解,或者被投訴人明確拒絕調解的;”的規(guī)定,終止調解。建議梁女士走司法程序維權,其表示無異議。
柳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
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式消費項目之前,應全面了解商家的經營資質、主體資格、誠信度等,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和實際需求,選擇充值額度低、使用周期短的項目。理性對待商家的推銷讓利活動誘惑,優(yōu)惠幅度越大越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天上掉的餡餅砸進坑”。付費時,應與商家訂立書面合同,合同需注明商家經營地址、聯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務的名稱、種類、數量、價款或者費用,合同履行期限和方式,售后服務和爭議解決方式等,要求商家將口頭承諾事項一并列入書面合同,如遇到約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條款應及時提出質疑,不要輕率簽字。
柳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安全消費意識,理性謹慎消費,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請妥善保存消費憑證,及時撥打12315、12345熱線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http://www.12315.cn、通過微信、支付寶小程序搜索12315進行投訴舉報。同時,呼吁廣大經營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通訊員 黃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