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
今年第三季度
投訴和輿情分析顯示
盲盒消費問題頻發(fā)
隨著寵物盲盒、食品盲盒
文具盲盒、卡片盲盒等新形式盲盒
消費受眾逐漸轉為未成年人群體
誘導消費問題值得關注
【數(shù)據(jù)顯示】
江蘇省消保委系統(tǒng)今年第三季度接收到的關于盲盒消費投訴101件,相關輿情信息25623條,有關文具盲盒、動漫卡牌等問題成為輿情熱點。
【案例】
江蘇省宿遷市一兒童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短視頻平臺的華仔文具店直播間購買了12盒卡牌。直播過程中,商家頻頻表示好卡馬上就出,刺激、誘導兒童盲目消費。消費者多次與商家協(xié)商退貨卻遭拒絕,商家表示直播間內有未成年人不能購買的提示。經仔細觀察,該字樣非常隱蔽,很難注意和發(fā)現(xiàn)。后期還發(fā)現(xiàn),購買的12盒卡片每盒內應標配一枚銅幣,但商家發(fā)來的卡牌里卻并非每盒都有,消費者質疑商家欺詐。
從投訴內容和輿情監(jiān)測來看,盲盒消費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01
盲盒概念泛濫,產品銷售類型向多領域、多人群延伸
從游戲IP聯(lián)名手辦到食品盲盒,再到“活體寵物盲盒”,成年人的盲盒熱情不減。而九月開學季,盲盒營銷在兒童文具市場同樣掀起風潮,造型精美的文具盲盒、心心念念的“隱藏款”風靡一時。此舉不僅容易引發(fā)兒童非理性消費,也容易助長攀比心理。
02
涉嫌虛假宣傳,誘導支付購買
例如有些商家廣告頁面上顯示消費者抽中某品牌手機,支付一定錢款后即可發(fā)貨。層層誘導之下,消費者收貨后才發(fā)現(xiàn)其購買的是盲盒產品,“驚喜”反成“陷阱”。
03
產品質量無法保證,退貨成奢望
經營者通常會在售賣頁面上標注“盲盒產品不退不換”等字樣,但有些不良商家會在此偷換概念,對有質量問題的盲盒產品也一律不予退換,于是“三無”產品、滯銷品、殘次品被包裝成盲盒,產品質量差成為了盲盒銷售常態(tài)。最終商家達到了清庫存目的,消費者則吃下“啞巴虧”。
【消費提醒】
江蘇省消保委就治理、規(guī)范盲盒市場建議:
首先要發(fā)揮法律法規(guī)的引導作用,讓盲盒治理法律健全、有法可依。
其次,針對盲盒潮,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相應的監(jiān)管體系,整治過度營銷等行為,規(guī)范企業(yè)經營,防止未成年人成為被牟取暴利的目標客戶,打造未成年人友好型的盲盒經濟生態(tài)。
最后,消費者也需保持理性、防范沉迷,避免跟風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