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到
明年高考的培訓班
廣告大戰(zhàn)早已打響
今天的這條新聞或許
對一些家長會有所啟示
1.
侄子高考失利
姑姑花66.7萬余元為其購買
一年復讀培訓課程
仍未上二本線
家長起訴退款并索精神賠償
故事還得從2018年高考說起。
因侄子小李高考成績不理想,姑姑李女士決定為他報名參加北京市海淀區(qū)私立新東方學校(以下簡稱私立新東方學校)的培訓班,備戰(zhàn)第二年的高考。
2018年6月27日,小李、家長李女士與私立新東方學校簽訂了《北京新東方優(yōu)能一對一課程培訓學員須知》,約定:
學員所選課程方案班級為高考全科一對一班,正課課時為320小時,課時單價425元,贈送課時為30小時,總課時為350小時,實收金額為136000元。
同一天,雙方還簽訂了《北京新東方優(yōu)能一對一全日制課程培訓學員須知》,約定:
▼
學員所選課程方案:班級為高三全日制班,報名課時為1340小時,贈送課時為130小時,總課時1470小時;培訓總費用為531120元。
總共算下來,李女士共付款66.7萬余元。
一年過后,小李再次參加高考,然而成績最終還是不理想,比上一年僅提高49分(423分),未達到二本分數(shù)線。
李女士認為私立新東方學校構(gòu)成虛假宣傳,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繳納的學費667120元并賠償精神損失費5萬元。
對于索賠精神損失費的理由,起訴狀中這樣寫道:“私立新東方學校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僅騙取了巨額的學費,還給小李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浪費了孩子最寶貴的學習時間”。
2.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
小李高考成績
未達到《沖刺方案》中的目標
新東方學校應退還相應費用
索賠精神賠償于法無據(jù)
這場官司的焦點在于私立新東方學校是否應退還學費。
審理過程中,李女士提供了私立新東方學校制作的《沖刺方案》,以證明私立新東方學校存在虛假性宣傳?!稕_突方案》中稱,“本次做的方案分別是一年學習計劃……目標穩(wěn)住本科,沖擊211學校?。?!”
被告私立新東方學校向法院提交了語文、物理、英語、數(shù)學、化學等課程反饋,以證明向小李提供了600余次的課堂反饋及培訓服務;并提供電話錄音及對話提綱,以證明私立新東方學校未做過絕對化承諾、未做過保分承諾。
法院審理查明,根據(jù)雙方簽訂合同,私立新東方學校依照雙方約定為提供了相應的課程培訓,雙方合同已經(jīng)履行完畢。
法院審理還認為,根據(jù)《沖刺方案》形成的時間及其宣傳內(nèi)容,該《沖刺方案》系促成雙方形成教育培訓合同關(guān)系及確定合同相關(guān)條款的重要因素。而小李最終的高考成績并未達到《沖刺方案》中的目標,因此私立新東方學校理應退還相應費用。
關(guān)于具體退還金額,結(jié)合合同實際履行情況、小李的高考成績,同時考慮到影響高考成績的因素具有多樣性特點,法院酌情判定應退還的費用金額為134205元。
法院審理還認為,李女士要求私立新東方學校賠償精神損失費之請求,于法無據(jù)。
最終,法院依據(jù)《合同法》作出判決,判令被告私立新東方學校退還李女士學費134205元。
3.
二審法院審理認為
要求退還全部費用缺乏依據(jù)
酌情退還相應費用并不不當
終審判決維持原判
私立新東方學校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上訴的主要理由為,私立新東方學校已實際提供了相應培訓,李女士應按照實際接受的培訓課時支付費用,無權(quán)另行要求返還已實際履行的費用。私立新東方學校未進行過保分承諾,設(shè)定學習目標的《高考全日制沖刺方案》為預期目標,是一種樂觀的可能性。小李高考成績較上一年提高49分,說明私立新東方學校客觀上提升了其高考分數(shù)。
李女士則辯稱,《沖刺方案》和錄音證據(jù)顯示私立新東方學校在宣傳中,一直將考上大學作為教育培訓的質(zhì)量,且底線就是普通本科,“211”才是重點。正是在其保分保過的承諾下,她才報了私立新東方學校最強烈推薦、金額最高的培訓班,支付了66.7萬元學費。
二審法院審理認為,雙方合同已履行完畢,雖李某以私立新東方學校承諾其侄子考上大學為由要求退還全部學費的訴訟主張缺乏依據(jù),但一審法院結(jié)合《沖刺方案》相關(guān)內(nèi)容對締約的影響、雙方合同實際履行情況、案涉考生高考成績等多種因素,酌情判定私立新東方學校向李女士退還134205元,處理結(jié)果并無不當。
2020年6月24日,二審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9668元,由北京市海淀區(qū)私立新東方學校負擔。
新聞多看點
“保過”“保提分”是概率騙局
2019年,杭州市教育局針對“保過提分”培訓宣傳亂象曾發(fā)布提示,提醒家長要擦亮眼睛,不要上當受騙。
提示稱,一些家長在選擇培訓機構(gòu)的時候,往往比較急功近利,盲目相信那些宣稱“保過”“提分班”“培訓沒有效果則退款”的培訓機構(gòu)。有些甚至學校正規(guī)的課都不上了,專門只上這類培訓機構(gòu)。
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概率騙局。
首先,每次考試的題目不一樣、難度不一樣,學生在每次考試中的發(fā)揮也有所不同,因此分數(shù)比較本身就沒有特別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學生可能本身就有一定的概率能夠過或者提分,這種結(jié)果可能并不一定是培訓所帶來的結(jié)果。
比方說,招收20個學員,每個學生收5萬元培訓費,結(jié)果只有10個人過了線,50萬就是穩(wěn)定的收入,另外10個沒過線的同學,事實上也不可能全部退還5萬元的培訓費。
對于培訓機構(gòu)來說,這是一個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至于你有沒有提高,過沒過線,并不是他們真正關(guān)心的。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wǎng)
作者/許澤陽